请输入关键字
top
1
刘伯承
1892—1986
1892年12月4日,刘伯承出生于四川省开县(今属重庆市)浦里区赵家场乡张家坝。1911年参加相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。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军。在护国、护法战争中,历任连长、旅参谋长、团长。
1926年5月,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,与杨闇公、朱德组成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,统一领导全川军事斗争。
1927年5月,刘伯承离开四川赴武汉,后接受中共中央指示转往南昌,参加领导南昌起义,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。
1927年冬,刘伯承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苏联,先后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院、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。
1930年夏,刘伯承从苏联回国。先后任中央军事参谋长、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、中央军委委员。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。1932年10月调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红军一方面军参谋长,协助周恩来、朱德指挥并取得第四次反“围剿”作战的胜利。


生平事迹
遵义会议后的主要任职
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,中共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,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时间:1954年9月后
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时间:1955/09
增补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时间:1954/06
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,1957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时间:1950/11
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时间:1949/12
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时间:1949/02
中原军区司令员 时间:1948/05
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时间:1945/08
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时间:1945/06
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、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师长 时间:1937/08
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总参谋长 时间:1936/12
卸任军委总参谋长,调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校长 时间:1935/08
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队司令员 时间:1935/05
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总参谋长,中央纵队司令员 时间:1935年1月后